2018年至今的七年,是中国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升维”的七年。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和鼓励民间投资发展,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引导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领域建设,让民间资本有更大发展空间。” 其中,“让民间资本有更大发展空间”这一提法,揭示了民营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意义重大。 民营...
中新社沈阳1月9日电 (李晛)1月9日,东北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首单在沈阳测试成功。 当日,装载着陆路启运港退税货物的X438次货运班列从沈阳东站发车驶往大连大窑湾港,本批货物在沈阳东站报关并完成出口退税申请,货物顺利放行。“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顺利落地,有利于加快外贸企业资金回笼,有效缓解资金周转压力。”沈阳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1...
中新网长沙1月8日电 (记者 鲁毅)外商投资湖南青睐制造业。8日在长沙召开的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1-11月,湖南合计使用外资43.3亿美元。其中,制造业领域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2.5%,占比提升至64.1%。 2024年7月11日,德国中小企业总部集聚区(湖南)在湖南湘江新区揭牌,一批合作项目现场签约。记者 鲁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传递出非常积极的信息。 促稳 首先来看“稳”,从工作总基调到政策目标,处处都有一个“稳”字。对于2024年经济运行情况,会议总结中也多次提到“稳”: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总体来...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12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财政部公布了一系列政策“及时雨”,将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什么是逆周期调节?在此时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有何重要性?这场发布会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总的看,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效...
中新网10月12日电 国新办12日上午举行发布会,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会上表示,财政部将持续加强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动,加强新老政策的衔接,打好组合拳,坚定不移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10月12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
央视网消息:今年,中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组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财政政策“工具箱”里都有哪些“宝贝”?国家的“钱袋子”又投向了哪些领域?一起来了解。 说到财政政策“工具箱”,今年最大的亮点要数超长期特别国债。10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两重”,也就是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截至7月底,超长...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轻工业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为工业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今年前4个月,轻工业实现营业收入近7万亿元,同比增长2.6%。 轻工业生产持续回升。前4个月,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其中,造纸、塑料制品、家用电器等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超过10%。在国家统计局统计的91种主要轻工业产品中...
货币有不同层次的统计。“钱去哪,钱在哪”首先涉及到“什么是钱”。所谓的“钱”,实际上也就是货币。根据我国的定义,货币供应量是全社会的货币存量,是某一时点承担流通和支付手段的金融工具总和。目前我国的货币分为M0、M1、M2三个层次。M0,即我们常说的“现金”,最活跃,流动性也最高;M1,是M0加上流动性稍弱一点的单位活期存款;M2,是M1加上流动性更弱一些的单...
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调查统计处副调研员孙玉实表示,一季度北京地区信贷结构不断优化,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更加精准有力。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3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