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比中光营收暴增103%!英伟达全球生态的传感器合作伙伴!超10款自研传感器芯片流片

科创之家 2025-11-19 8343人围观

近日,国产3D视觉传感器上市企业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奥比中光”),获64家投资机构调研,连续发布3份投资者活动记录表,阐述其企业发展情况。

奥比中光主营业务为构建机器人AI视觉产业中台、打造机器人的“眼睛”。基于自研芯片和全栈式系统技术,奥比中光为机器人、3D扫描、生物识别等行业客户及全球开发者提供高性能的3D视觉传感器及机器人与AI视觉方案,值得一提的是,奥比中光是英伟达全球产业数字化生态布局的合作伙伴。

从奥比中光的投资者互动记录中,我们可以窥视中国头部传感器公司的企业发展情况,及与英伟达等科技巨头的合作、人形机器人研发、自研芯片最新情况等相关内容。

据刚刚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奥比中光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79亿元,同比上升102.5%;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693万元成功扭亏,实现归母净利润4783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2063万元成功扭亏,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838万元。

今年前三季度,奥比中光营业收入为7.14亿元,同比上升103.5%;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6031万元成功扭亏,实现归母净利润1.0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1.02亿元成功扭亏,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857万元;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18亿元。

wKgZPGka9tOAeQ0FAAFget8NXfc488.png

2025年11月12日-2025年11月14日问答

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专注于3D感知技术研发,在人工智能时代打造“机器人与AI视觉产业中台”,致力 于让所有终端都能更好地看懂世界。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3D视觉感知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 产品包括3D视觉传感器、消费级应用设备和工业级应用设备。公司依托3D 视觉感知一体化科研生产能力和创新平台,不断孵化拓展新的3D视觉感知 产品系列,已在AIoT、生物识别、机器人、三维扫描等市场上实现了多项 具有代表性的商业应用。

科学合理的技术体系是公司技术先进性的重要保障。公司构建了“全 栈式技术研发能力+全领域技术路线布局”的3D视觉感知技术体系,在技 术纵深上融合了光学机械、电子、芯片设计、算法SDK、固件开发等 多项复杂学科交叉技术,在技术横向跨度上涵盖结构光、iToF、dToF、双 目、Lidar、工业三维测量六大领域。

1、公司的产品是否与黄仁勋提及的“物理AI”或“世界基础模型”相关?

答:据了解,物理AI的目标是让智能体可以理解真实世界的运行规律,自 主地感知、理解并执行复杂操作,从而进行有效交互;而世界基础模型是 理解现实世界动态(包括其物理和空间属性)的生成式AI模型。各类AI端 侧硬件通过学习,在理解现实环境物理特性的前提下,对运动以及感知数 据中的空间关系等动态进行表征和预测,实现自主交互。基于对物理AI和 世界基础模型的理解,NVIDIA已经推出多款工具类产品,用于智能驾驶、 机器人训练以及工业数字孪生的开发,如 NVIDIA Cosmos、NVIDIA Omniverse、NVIDIA Isaac Sim等。

公司的3D视觉感知技术能够精准捕捉三维空间信息,结合自研算法, 为各类AI智能终端赋予环境感知、智能交互、动态导航等核心能力。

作为NVIDIA全球产业数字化生态布局的合作伙伴之一,公司持续与 NVIDIA Omniverse生态深入融合,并将公司更多视觉生态产品融入到NVIDIA平台中,如公司Gemini 335、Gemini 336系列双目3D相机,已入驻 NVIDIA Isaac Sim机器人仿真开发平台,并与NVIDIA Isaac Perceptor集成,方便全球机器人开发者开发、测试和仿真机器人3D视觉系统,为国内外开发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开发环境和服务,助力更多机器人及元宇宙创新 应用的产业化落地。

2、随着AIGC正式进入3D发展阶段,想了解公司对AI空间智能技术的看法 及未来有效结合路径,同时请问公司与该领域前沿的李飞飞教授团队有 无合作往来?

答: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通常指个 体在三维物理空间及四维时空中的认知和推理能力,包括感知、推理、决 策等方面。而公司的3D视觉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人体、物体及空间的真实 三维数据,赋予各类终端感知能力,属于空间智能中感知侧的关键一环。 与生成式AI工具生成的图片或视频等2D内容不同,以3D形式生成的内容具 有更好的控制性和一致性。当我们把AI内容提升到3D层面后,想象力与可 操作性将得到统一,生成的3D世界具有交互性,会加速诞生更多应用场景 和需求,相信也将改变我们当下制作电影、游戏、模拟器和其他物理世界 数字表现形式的方式。

斯坦福大学李飞飞团队在ReKep研究中,使用奥比中光Femto Bolt深 度相机有效捕捉实验场景的彩色图像及深度信息,识别和定位场景中的物 体及其关键点,为机器人动作优化和复杂交互提供了关键的3D视觉数据支 撑。李飞飞团队所使用的Femto Bolt是公司与微软联合设计研发的高性能 iToF 3D相机,具有产品尺寸小、画质高、同步精准等优点,除应用于传 统的娱乐/运动交互、医疗康复、3D人体重建等场景外,现已陆续应用于 人形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更多的下游场景。

3、贵公司自研芯片现在进展如何?

答:公司是国内率先开展3D视觉感知技术系统性研发,自主研发一系列深 度引擎数字芯片及多种专用感光模拟芯片并实现3D视觉传感器产业化应用 的少数企业之一。自成立起,公司已前瞻性布局“芯片+算法+光机”三位 一体研发矩阵,通过技术预埋策略深度卡位具身智能赛道,依托核心自研 芯片和自研算法引擎搭建技术嫁接平台,持续提升研发转化效率,形成技 术护城河。

为保持技术、产品的整体竞争力,公司自成立第二年即启动了自主芯 片研发计划,迄今为止已完成超过10款芯片流片,涵盖iToF、dToF感光芯 片及专用ASIC算力芯片等。虽然自研芯片研发周期长、投入大,但正是这 种长期主义形成了公司的护城河,通过对3D视觉感知技术的深度理解和融 合创新,支撑公司保持细分行业的技术绝对领先优势。

目前,公司已经实现了从底层芯片架构、核心算法开发、一体化光机 引擎到上层应用方案的完整技术闭环,在关键供应链环节均可实现国产化 适配,具备技术壁垒与生态护城河。

2025年11月5日-2025年11月7日问答

1、公司有哪些产品用于人形机器人?是否有具体应用案例?

答: 面向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可提供单目/双目结构光、激光雷达、 iToF等全技术路线3D视觉传感器和视觉感知方案。公司与微软合作的 Femto系列iToF相机以及公司近年推出的Gemini 330系列双目结构光相机 兼顾可靠性、高性能、高性价比和实用性,可用于各类人形机器人在室内 外复杂场景进行视觉应用。

截至目前,公司已就3D视觉产品/方案与部分人形机器人客户达成合 作,如优必选、天工机器人等。具体应用案例方面,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 中心推出的天工Pro机器人,在头部、胸部、腰部和后背分别配置了公司 Gemini 330系列双目结构光相机,帮助其在复杂环境中实现精准的环境感 知和自主导航等功能。

2、公司在2025年出现利润拐点,这种盈利趋势有持续性吗?未来公司是 否有相应战略部署及关注的细分赛道,来寻求未来的其他增长点?

答: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通过持续推动研发效能提升与运营模式优化, 实现营业收入7.14亿元,同比增长103.5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 净利润1.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8亿元。公司整体业务规模和盈利能 力不断提升,下游多点开花,盈利趋势明确。

随着智能终端市场需求的持续扩张与公司智能制造基地产能的快速提 升,公司已形成“技术迭代-量产提速-成本优化”的正向循环驱动范式,技术壁垒与规模效应产生的战略纵深优势有望驱动公司未来的盈利和业务 结构升级,打开长期价值增量空间。

未来,公司将持续关注行业内的新兴领域与产品,以前沿技术模块 化输出方式加速渗透各类型机器人、AI端侧硬件、AR/VR等高增长场景, 构建辐射全球的技术变现通道,努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3、请介绍公司在三维扫描、3D打印领域的推进情况,以及与核心客户创 想三维的合作现状。

答:创想三维是公司的优质合作伙伴之一。自2023年达成战略合作以来, 公司携手创想三维为多款行业标杆产品提供核心底层技术赋能,具体包 括:搭载公司AI激光雷达的消费级3D打印机,以及集成公司自研多核异构 三维重建芯片的多款高精度手持3D扫描仪,如CR-Scan Otter、CR-Scan Raptor、Otter Lite、Raptor Pro等。

上述多款手持式三维扫描仪,能够全方位契合下游客户在3D打印、工 业逆向工程、游戏设计、影视制作等领域对3D扫描技术“高精度”与“低 成本”的双重需求。

2025年10月27日-2025年10月28日问答

1、人形机器人现在市场上催化新闻频繁,公司在人形机器人的业务布局进展如何?

答:对公司而言,机器人业务方向是公司近年及未来重点布局和发展的战 略方向之一。截至目前,公司凭借“研发+制造”的一站式产品和服务, 已推出丰富、全面且适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视觉感知产品方案,并在芯片、 传感器及算法都积累了较强的综合实力。

近两年,人形机器人逐渐向智能化、自主化、交互化方向发展。人形机器人在面对真实的物理世界时,需要实现自主移动、识别和交互等功 能,对3D视觉有更直接且必要的需求。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可提供全 技术路线3D视觉传感器/方案,公司Gemini 335和336系列双目结构光相 机、Femto系列iToF相机等均具备卓越的性能,可满足各类人形机器人在 室内外场景下执行各种复杂应用。目前公司已与部分下游客户进行适配测 试及落地合作,如优必选、天工机器人等。

2、可否介绍下公司自研芯片的情况?

答:公司是国内率先开展3D视觉感知技术系统性研发,自主研发一系列 深度引擎数字芯片及多种专用感光模拟芯片并实现3D视觉传感器产业化应 用的少数企业之一。自成立起,公司已前瞻性布局“芯片+算法+光机”三 位一体研发矩阵,通过技术预埋策略深度卡位具身智能赛道,依托核心自 研芯片和自研算法引擎搭建技术嫁接平台,持续提升研发转化效率,形成 技术护城河。

为保持技术、产品的整体竞争力,公司自成立第二年即启动了自主 芯片研发计划,迄今为止已完成超过10款芯片流片,涵盖iToF、dToF感光 芯片及专用ASIC算力芯片等。虽然自研芯片研发周期长、投入大,但正是 这种长期主义形成了公司的护城河,通过对3D视觉感知技术的深度理解和 融合创新,支撑公司保持细分行业的技术绝对领先优势。

目前,公司已经实现了从底层芯片架构、核心算法开发、一体化光机引擎到上层应用方案的完整技术闭环,在关键供应链环节均可实现国产 化适配,具备技术壁垒与生态护城河。

3、公司的海外业务,进展情况怎么样?

答:2024年度,公司主营业务境外收入为6,026.22万元人民币毛利率为 62.32%。近年来,公司各类产品/解决方案出海的广度、深度和竞争力都 在持续提升,通过顺利接入苹果MAC OS、英伟达Isaac、Jetson等各类生 态开发平台,将持续增强公司品牌的海外影响力。

海外人才引进方面,2024年公司引入海外资深销售团队,为公司国际 化拓展提供坚实的海外人才支撑。该举动能够显著增强公司在全球市场的 销售与渠道实力,进一步推动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布局。

海外客户开拓方面,如亚太市场,公司陆续与全球500强日立集团、 韩国领先的移动机器人/方案提供商Twinny、韩国护理机器人公司 RoboCare等海外企业达成业务合作,不仅加速了零售自动化进程,还能 够助力下游加速释放劳动力压力和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失误。根据国际权 威行业研究机构Interact Analysis数据显示,公司在韩国商用和工业移动机 器人3D视觉市场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约72%。

未来,公司将继续发挥优质海外业务平台作用和品牌优势,深入细化 对海外市场和具体项目的分析研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不断加强海外市 场的开拓,进一步提升公司品牌的海外影响力。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不容错过
Powered By Z-BlogPHP